整治开方拿回扣,全国医生大扫荡!
近日,随着央视揭秘医疗黑幕,药品回扣瞬间成为舆论的焦点。而除了药品回扣、药代行贿的问题,如今,过度医疗、医生大处方的问题也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5000多名医生被处理了!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近日通报,该省在二级以上医院强化对诊疗权、收费权等职业权力的监督,近5年有5000多名医生因过度医疗等被给予处方权限制或记录不良业绩、罚款、降低职称、纪律处分等处理。
其实,早在2015年,河南省卫计委就发布通报,河南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共点评处方近300万张,对不合格处方责任人处理1.7万人次,其中大部分被经济处罚,19人被暂停处方权。
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医生开方拿回扣,从近日央视曝光的医药代表与医生的诊内交易,就能体现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医生为了拿到更多的回扣,一个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开大处方。经过多年整治,大处方仍然不时泛起。一些医院的医生,实际上充当了某些药企的“推销员”和为医院盈利的“营销员”。
大处方的严重危害
大处方,最直接粗暴的危害,就是增加患者负担。
近日畅销的《100种过度医疗大公开》一书中,日本医疗记者室井一辰历数了美国医师协会公布的百种“过度医疗行为”:做无意义胸片、轻度头外伤做CT、发热做影像检查、用抗生素治感冒、滥用前列腺癌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给未来寿命不足10年的人做癌症筛查等。
而早在6年前,新华社就曝光过一则“天价医药费”事件——一笔笔重复计费、超额处方,也许只有业内人士才能看出个中奥妙,甚至在患者去世10天后仍产生了一笔西药费;住院40天医药费高达33万余元,日均费用高达8000元。
在调查后,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共使用了10种抗生素,包括头孢哌酮、万古霉素、泰能等,抗生素的使用针对性不强、欠规范、较高档、更换抗生素没有明确依据、剂量偏大、抗菌药使用不当。
这只是大处方在现实中的冰山一角,影响更深远的,是抗生素的滥用。
数据显示,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中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了138克,为美国的10倍。有分析认为,滥用抗生素就是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输液疗效快,于是有的医生还会用无可质疑的语气告诉病患,口服药物可以开,但是只有输液才是唯一的治疗方式。事实上,如果过度输液,我们会越来越依赖抗生素,终至有些超级细菌无药可治。
全国医生大扫荡要开始了!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央视曝光了药品回扣问题后,2017年医疗反腐风暴或将更加凶猛。按照国家整治的步伐,从医院,到院长,到医生,到药企,到药代,一个也不能少!
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卫计委公布的《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就明确要对医院的大处方进行严格控制,将“重点跟踪监控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的药品,切实减少不合理用药“作为规范医院药品使用管理的重要措施。
近日,刚成立不久的福建省医保办印发《关于做好全省统一医保医师代码管理的通知》,要求省内各设区市医保经办机构在12月31日前后完成对本地区医保医师的代码采集、汇总和审核。在所有代码入库以后,医保医师代码将和每一笔医保费用“绑定”,如果该医生开药不合理,这笔费用将可追踪到个人。这等于给每个医生身上装了“GPS定位”,谁开了大处方,马上就能曝光现行。
整治大处方,全国医生大扫荡要开始了!在这进程中,医生的处方将受到包括卫计委及医保部门的双重监管,且越来越严。届时,大批医生或将因为没能及时收手,沦为体制的牺牲品,成为阶下囚。
一旦医生开大处方被处理、被曝光,你觉得涉事的药企能安然无恙吗?在近日央视曝光药代行贿医生后,相关卫计委震怒,被曝光的三款药品也面临被调查、被停用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