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提升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材料水平!
1月23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已正式印发,提出到2020年,关键战略材料综合保障能力超过70%,新材料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初步完善,并明确了材料发展重点方向。
其中,根据指南,十大重点新材料保障水平提升工程之一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列入在内,即开展碲锌镉晶体、稀土闪烁晶体及高性能探测器件产业化技术攻关,解决晶体质量性能不稳定、成本过高等核心问题,满足医用影像系统关键材料需求。大力发展医用增材制造技术,突破医用级钛粉与镍钛合金粉等关键原料制约。发展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等不含塑化剂、可替代聚氯乙烯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提高卫生材料、药用包装的安全性。提升医用级聚乳酸、海藻酸钠、壳聚糖生产技术水平,满足发展高端药用敷料的要求。
以下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的发现、发明和应用推广与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密不可分。加快发展新材料,对推动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引导“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有关部署,经国务院同意,制定本指南。
其中包含产业背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不断成长,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新材料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
总体思路有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求牵引、创新发展。发挥市场需求对新材料开发应用的引导作用,紧紧围绕重大战略急需,强化产用结合,促进上下游协作配套,加快应用示范。